2014年10月14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先生应邀在肇庆学院西江历史文化研究院与肇庆市收藏家和艺术界朋友举行了艺术收藏座谈会。肇庆市美协主席莫肇生担任座谈会主持,参加座谈会的领导和嘉宾有肇庆学院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蔡卡宁、肇庆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梁善、肇庆学院美术馆馆长罗秋帆等美术学院领导以及肇庆市收藏界和艺术界人士。座谈会上许钦松先生与众人探讨了艺术收藏、艺术创作等问题。
以下为座谈会主要内容:
莫肇生: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许钦松主席与我们见面,许主席对我们肇庆美术发展支持力度很大,做了很多贡献,今天跟我们肇庆收藏家及艺术界朋友见面,共同探讨艺术收藏的问题。
许钦松:很高兴和各位收藏家见面,在我的印象中,肇庆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文资源以及一批不错的收藏队伍。这几年,中国对艺术品市场的关注度是史无前例的,社会对艺术品的收藏和投资已成了一个热点。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要收藏,在欧洲等发达国家拥有一批贵族阶层,作为贵族阶层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家族拥有非常丰厚的艺术品收藏,有很多贵族的家里就是一座很有规模的美术馆。西方国家贵族阶层的收藏是作为一个家族的文化精神传承,而中国的富豪就没有收藏艺术品的爱好,也不懂得收藏艺术品,不知道为什么要收藏艺术品,对于艺术收藏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虽然在封建社会里也有一些人收藏艺术品,但从来没有出现过像西方贵族阶层这样庞大的收藏群体。中国富豪缺失收藏意识,也有税收政策的原因,中国暂时还没有遗产税,而很多国家都推行遗产税,艺术品是不作为遗产税征集的范围,使西方人愿意花很多钱用于艺术品收藏。
艺术品收藏不单是功利的目的,还与国家的国际地位相关,我们国家GDP在世界排名第二位,我们的政治外交等指标已经慢慢赶上,跟我国的经济地位相匹配,唯独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文化地位跟经济大国的地位相差甚远,文化的力量还远远没有显示出一个大国所应有的国际地位。
国家文化的强大首先是民众的强大,我们现在感觉国人到国外旅游总给洋人不太好的印象,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损伤了国人的形象,国民的素质没有达到一个应有的高度,跟国家地位不相匹配。艺术品收藏不单是个人的事,关乎到整个国家民族,中国富豪虽然富有,但缺乏西方贵族的家庭文化氛围和高贵的气质。这是需要长期的培育过程,培育过程的关键是除了受到很好的高等教育、力所能及提高自身气质和综合素质之外,还能够在艺术品收藏过程中进行观赏,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
作为省人大代表,对建设广东省文化大省,我曾在一个提案提到审美能力应该作为国民素养的部分,我认为知识水平、审美能力和健康素质这三大块是全民综合素养的三大部分,但我们往往把审美能力忽略,特别是高层的领导没有这样的意识。应该把审美能力作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中国百姓家住美术馆隔壁,但从来没有去过,而在欧洲,市民把去美术馆、博物馆当做去百货公司购物一样,经常光顾。观赏艺术品的机会多了,对于一切事物就会有一个美的判断,就不会出现审美低劣,这与人的素养成正比,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审美眼光就有什么样的气质。
当然,我们也可以很功利地看待艺术品投资,认为今天投资100万,明天卖出去就可以卖出120万。艺术品的升值速度就像火车一样,刚刚起步的时候很慢,等到奔跑起来越到后面越快,就是说你一年的升值假如只有20%,它可能三五年后升值空间越大,只要投资对了,时间越久获利越大,在拍卖行里近十年获利100倍以上的大师作品也不少。但如果只是功利的今天买进来,明天又卖出去,那可能就获利很少,艺术品价值的成长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能够像西方贵族阶层那样,将艺术收藏作为家族精神文化的传承,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收藏家。
莫肇生:收藏不仅是一个买卖的概念,虽然有买卖的成分,但最终还是与文化、修养、底蕴相关。对于文化的传承,一个家庭的传承就是一个国家的传承,因而艺术收藏不仅是一种交易,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
欧海生(收藏家):我认为我们的收藏有个误区,很多人喜欢收藏但都不敢下手,一方面是因为大家没有团结起来,缺乏交流,缺乏买卖渠道,另一方面是缺乏鉴定机构,市场上假货太多,导致大家不敢下手。
陈志雄(收藏家):我觉得收藏是一门学问,得看准升值潜力,许主席的画非常大气,我在十几年前就买了许主席的画,现在价值翻了近二十倍,这算我收藏里的成功例子。范迪安曾说许主席的画运用了“积笔”的技法,是一种笔墨语言的创新。
许钦松:很多人知道山水画中有一种“积墨”法,而不知道“积笔”法,要让山水画厚重起来,除了要靠墨不断的层次累积之外,很关键就是靠笔的多次行走,运笔过程中多次叠加,能造成一个很丰富的层次。很多人画画知道墨的丰富是靠墨色浓淡多次叠加,却忽略笔的多次叠加也能改变画面的厚重。“积笔”的方法让我很好地将厚重和灵动协调起来,算是我的一个独创。
莫肇生:一个画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能在笔墨技法上有自己的独创,证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那是一个画家成长和成熟的标志,但一个画家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在众多画家中,我们到底应该收藏哪位画家的作品比较好?
许钦松:经常有藏家问我,收藏一些年轻画家的画,怎么样才知道未来的升值潜力大不大,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画会有那么贵,什么原因导致那么贵,一些收藏家想收藏,但往往被过高的价位给吓坏了。为什么画那么贵,首先因为稀缺,但画家天天画画,为什么还会稀缺。实际上,就整个美术界来说,现在我们省的美协会员约有3700人,要成为美协会员要求是很严格的,要有三次以上省展记录才有条件提出申请,经过我们主席团的讨论和批准才能成为会员。而全国美协会员广东约有700人,在这一个队伍里能够给大家感觉有名气、有印象的全省大概只剩50个人,这里面包括其他画种,如油画、雕塑等等,在这50个人当中能够在拍卖市场流通的又只剩下不到30人,在这里面如果作品一流入市场就能成为硬通货的画家不会超过10个人。这个比例其实不多,当然我们不能否定那些成长中的年轻艺术家,但从几千人到剩下的极少数人,而且这极少数的一线画家,比如我,我不可能天天在画符合这个市场需求的画。因为我的创作任务很重,不断有国家的创作任务,还有自己的创作任务,如承担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画创作中的长江题材,这批创作以后将在国家博物馆长期陈列,此外我还要经常在国内及海外办展览。因而一个画家每年能拿到市场的作品也就七八十张,对于市场需求只能是慢慢分配,社会就像一个大海洋,我那桶水倒下去就不见踪影,所以在社会上能找到我的画并不多,而且我的精品力作最后肯定都要回报社会,不会流入市场,因为政府要给我弄美术馆。一年下来也就七八十张作品,社会需求又那么大,必定是非常稀缺的,因而会越来越贵。
至于投资哪一个艺术家,有几个标准大家要记住,首先要从美术史的角度对艺术家进行全面的考证,能够进入美术史的艺术家肯定会在某一方面有突破。而能进入美术史的艺术家通常符合以下几点:第一,这个人有一定的学术地位;第二,他的创作研究在某一方面有突破;第三,拥有广泛的人气及社会影响,大家都认同他,业界认同,老百姓也认同。如黄宾虹先生的画在50年前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但他在笔墨技法上有所突破,因而在广东艺术品市场刚开始时,我就让很多收藏家购买他的作品,50年后因为黄宾虹在美术史的地位,其作品的市场价格最终回归到应有的位置。因而做我们这一行的需要有很好的眼光,能从美术史的角度进行考证,看到以后的发展态势。如果说钱不多,想购买艺术名家却买不起,可以考虑投资中青年艺术家,我们现在用了很多措施扶持一帮年轻人成长,我希望大家关注这批人的成长历程,看他有没有进入主流美术的舞台,有没有很好的展览表现,还要有好的品格修养、学术来源。平时要多关注美协举办的展览,拍卖会也要多看多了解,不要轻易出手乱买东西。我设立的“许钦松创作奖”正在大专院校全面铺开,我的母校广州美院今年已经是第六年设立这个奖项,获奖的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往往更顺利,我请来了全国很有名气的大家参与评奖,八大画廊和雅昌都参与了“许钦松创作奖”。获了奖的学生肯定有不同于别人的地方,你们一定要多关注这样的动态,不要道听途说,这就是我给大家的一点收藏建议。
莫肇生:许主席建议一个收藏家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修养,更多关注主流艺术动态。许主席执掌广东美术的时候,很注重将广东美术美术推到全国,也很注重扶植新生力量,设立奖项提携青年艺术家。这不仅是文化艺术的传承问题,也是给收藏家提供选择的机会。
杨金泉(收藏家):我觉得收藏一定要有眼光,能看到未来走势,就如收藏端砚,不一定是三大名坑,三大名坑以外的端砚,如果石质好,有艺术价值,同样具有收藏价值。”
邓粤军(收藏家):“我代表青年美协向许主席请教一问题,像许主席这样的成功案例想复制也很难,像您这样的成功案例对我们青年人有什么启发,在艺术创作中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能让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同步提升。
许钦松:这问题让我马上想到自己的过去,大家都不了解我的过去,大家可能会认为国画卖得好,经济利益好,我就搞国画,不创作版画,其实我小时候是学习中国画开始的,后来因为在澄海市文化馆学习版画,去了广州美院被分到版画专业。现在很多成功人士从事的工作与他当初学习的专业并不一定是一致的,如鲁迅先生学医但没有在医学方面发展,更何况中西画种融合能变成绘画的优势。我的艺术品市场在广东是最早的一批,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就已经有很多山水画作品流到港澳台及日本、新加坡、加拿大、澳洲等海外国家。我的第一本画集是香港出版的山水画集,当时影响很大。上世纪90年代,香港苏富比、佳士得都有我作品的拍卖纪录。我当时通过广州一家有出口业务的文化贸易公司使大批的作品流到海外,那时候一张四尺对开的作品,价格约为1200元一张,都是五六十张一批一批地往外售出,销路很好。我的艺术品市场在很早的时候就在海外有很好的记录,进入90年代以后,香港一家画廊在1990-1996年这六年间负责我全部作品的营销,1997年以后我才陆续在内地把我作品的市场搞起来。我的作品每次提价都非常小心,提的很慢,很多收藏我作品的藏家会觉得我的作品价钱偏低,认为应该提价,直到几年前,我的作品价位才慢慢大幅度成长起来。其实我作品价位比较保守,我还是希望作品价格在市场里自由成长,包括拍卖纪录都是自由成长,没有人为地炒作提价,让价格回归市场本身。
至于说要复制我成长的经历,年轻画家几乎是不可能的。我觉得我一路走过来自身运气还不错,当年从乡下很不容易考到了广州美院,在我进入广州美术学院之前,我已经发表了很多作品,所以很多外省画家以为我很老。当时在广州美院成绩好,又是学生干部,毕业后很幸运留校当老师,当时的分配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当年整个美院毕业生只有我一个人留校工作。那时候广州美术学院归省文化厅管,我留在学校还没开始上课,省文化厅就来选拔干部,我又很幸运被选上,去了省文化厅的美术展览办公室。当时在黄新波先生的领导下,办了很多展览,通过这个平台结识了很多大艺术家,很多艺术家从北京来广东搞展览,我就负责接待,像李可染、吴作人、刘开渠等艺术大家跟我的关系都很好。后来广东画院恢复的时候,黄新波第一个就让我进入广东画院,那时候我才27岁。等我评到正高职称的时候,是全省最年轻的教授,也是第一批与关山月等艺术大家一起享受国务院津贴的画家。我一路走过来都得到一些长辈、老艺术家的提携和帮助,所以我的个案还是比较特别,走得还蛮顺的。现在年轻人面临的选择很多,社会竞争也很激烈,人才也特别多,在毕业以后能不能坚持走绘画这条路,还是个问题。很多人一开始很有才气,但各种生活压力使得他很难坚持,最终放弃绘画而从事其他工作。我觉得年轻人要走得好,一定要有坚定的意志力来支撑自己走艺术道路,不管以后成不成功。当然,要成为名家确实不容易,但我想一个人只要有一定天赋,善于学习,再加上有好的老师指点和支持,这样走起来会更加顺畅。我只能这样回答,因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我往往很可惜有些人很有才华,但并没有坚持走下去。我们最怕选择这样的艺术家投资,本来艺术家很有苗头,买了他的画,结果他后来不画画了,不画画当然成不了名家。我们选择的收藏对象,起码这个人是把绘画当成是自己的一项事业,是一辈子的事,然后慢慢进步,他就有成长的空间。因此,对于年轻艺术家的投资对与不对,挑战还是蛮大的,对于现在的一线名家,因为大家已经形成共识,投资会比较稳妥。收藏家有一个说法“不怕买贵,就怕买错”,买到对的即便很贵,市场价格照样在涨,买错了便宜也没有用,这是一个基本判断。
我觉得应该要有个收藏家协会,大家收藏的东西多拿出来一起欣赏。在我的支持下,广州成立了艺术品行业商会,现在也正在筹措成立广东省画廊协会,一些行业之间应该要有一个组织,然后美协和官方也支持,多办一些展览。广州市艺术品行业商会就是每年办一次展览,每个成员拿出几件自己收藏的作品来展览,让大家的藏品能相互对比,从而使得藏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艺术品的价值不仅仅是升值,还有最大的一个功能就是观赏,多看、多欣赏才能提高自己的眼界,看多了就会有自己的判断,就像以前的文人士大夫有好的藏品就会相互观摩。相互交流、相互观赏的氛围一定要形成,收藏的艺术品一定要多看、多观赏,并且多读书,就这样慢慢地再过十到二十年,就会成为一名大收藏家、大专家。
林友光(收藏家):看了许主席的作品,对画面中的云印象很深,想向许主席请教画云的技巧,怎么样能把云画好?
许钦松:我也是通过多年的摸索,才摸索出一套方法,曾有人评价我的作品具有很强的交响乐的意味,因为云的层次有一种迸发升腾的动感,包含音乐的元素在里面。为什么云那么丰富,那么有动感,而且千变万化,我画的云没有一张相同的,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动态。云是由烟雾升腾到一定高度后才变成云,云是因风而动,要弄清楚风是从哪里来,然后到何处去,要搞清楚云路,云是有路可走的,分清方向,否则画得很死板。我最关键的地方是水墨的应用,淡墨的运用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难度,表面一看只是白纸,但认真一看,里面是有很微妙的淡墨。有时候我点了清水也在画面中做这种用笔的走向,虽然用清水,但因为用笔的飘动使得云的动态表现出来,这种淡墨的运用,别人做不到,而我做得到。
莫肇生:一个画家的成长与自身经历是有关系的,自身的经历能塑造并成就一个画家。许钦松主席谈了很多自身经历、学习方法、对事物的观察,我们反过来思考,如果我们要观察一个画家的作品及判断他在市场上的价值,我们不妨考虑这个画家的成长经历、学习方法以及对事物的看法,然后从中得到一点收获。
杨振铭(收藏家):我觉得许主席的画突出一个“大”字,画面很震撼,很大气,同时画面黑与白的处理恰到好处,虚实相宜,画面很有动感,云雾千变万化,很精妙,这样的作品值得我们收藏。
许钦松:这些年我为把岭南画派推举到全国做了很多工作,包括艺术品市场,现在艺术品市场有点回落,但是我们岭南画派的市场价格依然很坚挺,稳中有升,这与我们的推动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在往后这几年还有很多大的举措,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成长在岭南地区,岭南画派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的重要画派,我们应该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岭南画派对清末民初画坛起到重要的革新作用,其折中东西、融汇古今的绘画理念影响深远,岭南画派在中国绘画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起到很大作用。广东有三大名片,分别是粤剧、广东音乐、岭南画派,我要极力宣传岭南画派,自家人一定要力捧自家人。
莫肇生:许主席一直以来对广东美术事业贡献了自己所有的精力,真的付出很多,许主席对肇庆是有偏爱的,在美术事业方面对我们支持很大。许主席现在正把山水画作为肇庆的品牌推向全省、推向全国,今年年底“广东省首届山水画展”将在肇庆学院美术馆展出,这对提高整个肇庆市收藏届及艺术界的文化艺术修养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梁善:非常感谢许主席给我们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受益很多,我想请教许主席两个问题,第一,怎么样处理好创作与教学的关系,因为老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同时又希望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怎么处理这个关系?第二,我们的老师没有完全介入或是部分介入艺术市场,面对市场,老师应该如何运作,如何推荐自己的画,是不管市场只画自己的画,还是想办法把画推荐到画廊或是找艺术经纪人,对自己的作品如何定价?肇庆市办了很多次艺术品拍卖会,但感觉很混乱,画家不知道自己的画值多少钱,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画价钱拍高一点,因而把价钱定的比实际高,就造成像泡沫经济一样,不符合市场规律。
许钦松:很多人都说我这么忙还能创作出那么多作品,这在时间的安排上是很矛盾的,我只能利用我一切零碎时间进行艺术创作。我把时间的碎片充分利用,平时做事情抓大放小,分清主次,还有就是有效利用时间的质量。对于市场,我是从很低的价格做起,社会的认同度是经过你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价格如果太高,跟市场脱节,就会没市场。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将我最好的作品拿去卖,画得很不错的送人,最不好的烧掉。一定要从一个很基本的起步做起,哪怕是一个很低的价格,也不要紧,最重要是让画流入市场,让广泛的人拥有你的作品,然后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同,这个时候你再考虑给作品提价。
座谈会上,许钦松先生与众人分享了自己的收藏经验、艺术成长经历,同时对收藏家的收藏选择、年轻艺术家的艺术发展进行了指点,会上肇庆市收藏家针对一些收藏问题踊跃发言,把握这一难得机会纷纷向许钦松先生请教,许钦松先生的指点迷津让众人受益良多。座谈会最后,肇庆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梁善对座谈会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许钦松先生所做贡献对肇庆市艺术发展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