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嘉宾合影
2024年9月15日上午,在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的大力支持与肇庆市、兴宁市两地政府及美术家协会的紧密合作下,备受瞩目的兴宁市“780”美术家作品邀请展在肇庆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展览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肇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梅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黎雄才美术馆主办,肇庆美术馆、肇庆市美术家协会、梅州市美术家协会、兴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兴宁市美术家协会、罗映球美术馆、广州市兴宁商会协办。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原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肇庆学院原党委书记曾桓松,肇庆学院副校长李新昌,广东省开放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罗海鸥,肇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局长张嘉,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罗志超,广州市美协主席刘思东,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罗广,肇庆市文联主席程彦春、专职副主席卢承奕,兴宁市原市委书记林佛全,肇庆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统战部部长陈前,肇庆市文联副主席、肇庆市美协主席罗秋帆,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委员、黎雄才美术馆/肇庆美术馆馆长、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李小军,肇庆市文化馆馆长、肇庆画院院长赵金强,肇庆学院政法学院党委书记张滔华,肇庆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李刚、副主席蔡卡宁,肇庆市青年美协主席毛宜,肇庆市美协副主席温绿巍、何冠醒、黎家淦、陈伟刚、谢顺祥、袁子伟,主席团成员莫世峰、黄三洋,顾问薛国庆、郭穗华,学术委员会主任姜甲夫,兴宁市美协原主席陈其伟、主席谢景文,兴宁市版画协会副会长陈浩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活动。开幕式由肇庆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刘晓慧主持。
肇庆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刘晓慧主持展览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委员、黎雄才美术馆/肇庆美术馆馆长、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李小军,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原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肇庆市文联主席程彦春,广东省开放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罗海鸥,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罗志超,参展画家代表、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罗广,肇庆市文联副主席、肇庆市美协主席、本次展览策展人罗秋帆先后致辞。
李小军馆长表示,此次展览是美术馆去年举办的兴宁市“560”美术家作品邀请展的延伸,一如既往为我们呈现了当下兴宁美术的最新面貌,希望展览的成功举办能进一步加强两地的艺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广东文化大省的建设与发展。
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委员、黎雄才美术馆/肇庆美术馆馆长、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李小军发言
王永老师代表广东省美协主席林蓝对展览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发言中,他认为兴宁美术,尤其是木刻版画,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这源于客家文化的滋养。他指出,作为一个县级市,兴宁有着良好的美术氛围,重视美术人才的培养,所以才有今天艺术人才辈出的现象。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原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发言
程彦春主席首先肯定了这次展览对促进肇庆兴宁两地文化艺术交流所起的作用,同时也总结了作为展览承办方之一的肇庆市美术家协会,这些年为繁荣肇庆美术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并提出了文联将在支持各协会开展活动和激励艺术家方面多想办法、做抓手。
肇庆市文联主席程彦春发言
罗海鸥教授讲到梅州不仅在艺术领域,在各个领域都涌现了很多优秀人才,这离不开梅州深厚的人文底蕴,展览将兴宁年轻一代的艺术家推出去,在他们最需要展示的时候给予鼓励,这非常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希望以后我们的文联、美协,包括企业家,能给他们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广东省开放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罗海鸥发言
罗志超秘书长希望兴宁“780”艺术家能不断成长,加强修养,成长为出色的艺术人才,推动兴宁美术界有生力量奋勇前行,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共同推动客家文化的繁荣发展。
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罗志超发言
罗广院长在发言中讲到,今天展出的作品既是对兴宁美术传统的致敬与传承,也是兴宁画家对时代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追求的真实写照。作为新时代的艺术家,将继续秉承初心,与时俱进,不断探索艺术的新领域、新境界,以更开放的心态、更饱满的热情、更坚定的信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艺术的力量。
参展画家代表、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罗广发言
罗秋帆主席将20世纪兴宁美术分为三个时期,认为兴宁木刻运动是兴宁美术的火种,生于1950至1960年代的艺术家是兴宁美术承前启后的一代,生于1970至1980年代的艺术家是继往开来的一代,兴宁作为一个县级市涌现这么多优秀艺术家,在广东也是非常难得,他们共同谱写着“兴宁现象”。
肇庆市文联副主席、肇庆市美协主席,本次展览策展人罗秋帆发言
为全面反映和总结出生于1970年代至1980年代兴宁籍画家的艺术成就,肇庆美术馆出版了本次画展的作品集,该画册集结了42位艺术家200多件佳作。领导嘉宾上台共同为作品集举行首发式揭幕。
作品集首发式现场
开幕式上,罗广、徐延光、刘小霞、李名辉、肖坚、陈浩、邬鹏辉、罗远娟、陈跃君、刘苑方、陈伟忠、黄思文、罗伟东、陈苑璇、陈建彬、饶东波、吴浩镐、罗文勇、袁炽彬、张华、曾文辉(排名不分先后)共21位画家分别将各自的一幅代表作捐赠给美术馆收藏。
肇庆学院原党委书记曾桓松接收参展画家的捐赠作品
肇庆学院原党委书记曾桓松为捐赠画家颁发收藏证书
此次展览历经近一年的精心筹备,聚焦于1970年至1989年间出生的42位兴宁籍画家,共展出120余幅精品力作,涵盖中国画、版画、油画、水彩、漫画、雕塑等多个艺术领域,展现了兴宁美术的深厚底蕴与蓬勃生机。这些作品不仅技艺精湛、风格多样,更深刻体现了艺术家们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洞察与对乡土情怀的深切眷恋。他们以青春的热情、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探索,传承并发展了兴宁美术,特别是兴宁版画的优良传统,同时大胆创新,为新时代的艺术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兴宁在新兴版画运动时期便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著称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和深厚的学术底蕴。此次参展的“780”画家们,正是这一传统的继承者与发扬者。他们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以高度的艺术自觉和社会责任感,在艺术创作中不断追求卓越与创新。
此前,兴宁曾在肇庆举办兴宁市“560”美术家作品邀请展,展现了出生于1950至1960年代30多位兴宁籍画家200多件作品,展示了兴宁美术的新气象,此次展览是在“560”展览基础上对兴宁现当代美术家的进一步学术梳理。
展览从9月14日展至9月20日。
展 览 现 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