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新闻 > 正文
兴宁“560”美术家作品邀请展亮相黎雄才美术馆、肇庆美术馆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嘉宾合影

2023年8月30日上午,兴宁市“560”美术家作品邀请展在肇庆美术馆、黎雄才美术馆隆重举行。展览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肇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梅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黎雄才美术馆主办,肇庆美术馆、肇庆市美术家协会、梅州市美术家协会、兴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兴宁市美术家协会、罗映球美术馆、深圳市红荔慈善基金会、珠海市兴宁商会、肇庆市兴宁商会、梅州市客都画院、广州一龙印刷有限公司协办。

开幕式现场

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广州美术学院近现代美术研究所原所长梁江,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文联原二级巡视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原专职副主席王永,肇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思辉,肇庆市政协副主席陈宣群,肇庆学院党委书记谢冠华,广东省政协委员、肇庆学院原党委书记曾桓松,广州美术学院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吴卫光,广东省作家协会原主席廖红球,肇庆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陈前,梅州市文联主席陈锐锋,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何俊华,肇庆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卢承奕,肇庆市文联二级调研员郑琼,梅州市美协主席、嘉应学院林风眠美术学院院长张志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刘文东,广州市古玩行业协会书记邝玉明,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副主席莫肇生,珠海市兴宁商会会长张远华,肇庆市兴宁商会会长蓝达雄,梅州市客都画院院长陈远思,嘉应学院林风眠美术学院副院长冯百常,珠海兴宁商会副会长罗小兵,珠海客家书画院副秘书长黄新,本次展览策展人陈其伟,兴宁市美协主席谢景文,肇庆市美协副主席黎家淦、陈伟刚、何冠醒、袁子伟,主席团成员毛宜、孔武、陈祖宁、莫世峰、黄三洋,秘书长吴勇,学术委员会主任姜甲夫,副主任鲁力,油画艺委会主任武东,理论艺委会主任刘晓慧,雕塑艺委会主任曾光,动漫艺委会主任黄林等领导嘉宾,以及参展艺术家梅州市美协原主席张耿平,广东画院画家崔跃,梅州市美协原副主席肖希正,广东画院画家、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思东,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罗渊,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伟新,嘉应学院美术学院教授郑杰,广州雕塑院原副院长王卫宁,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原理事胡海涛,珠海市中国画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思源,珠海市高新区美术家协会主席薛建庆,兴宁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梁侃,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黄兵,木雕工艺美术大师罗启垣,广东省金融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刁志坚,深圳侨城艺术协会副会长李跃飞,梅州市中国画学会理事宋国文,专业画家刁建兴、彭伟明、李苑、曾文出席了活动。

肇庆市文联副主席、黎雄才美术馆、肇庆美术馆馆长、肇庆市美协主席罗秋帆主持展览开幕式

开幕式由肇庆市文联副主席、黎雄才美术馆、肇庆美术馆馆长、肇庆市美协主席罗秋帆主持。开幕式中,肇庆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卢承奕,梅州市文联主席陈锐锋,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广州美术学院近现代美术研究所原所长梁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文联原二级巡视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原专职副主席王永,参展画家代表广东画院画家、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思东先后致辞。

肇庆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卢承奕在致辞中讲到:兴宁是一座县级市,能够深挖自身的优良传统,举办如此高规格带有学术性的展览,这对同样有着深厚文化根基的肇庆起到示范启迪作用。肇庆也在努力挖掘岭南画派和中国砚都等文化资源,希望打造出更多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B773

肇庆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卢承奕致辞

undefined

梅州市文联主席陈锐锋致辞

梅州市文联主席陈锐锋在致辞中讲到:梅州走出了很多艺术人才,有林风眠,有一批新兴版画先驱,这得益于梅州深厚的文化土壤,得益于他们投身于火热的实践中,得益于贵人相助。今天兴宁“560”这一艺术群体能取得这些成绩也离不开这些因素。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致辞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在致辞中讲到:参展的30多位艺术家有16位求学于广州美院,他们有的留校任教,在各自的艺术创作领域和教育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不仅为兴宁增光添彩,也为广州美院增光添彩。

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广州美术学院近现代美术研究所原所长梁江致辞

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广州美术学院近现代美术研究所原所长梁江在致辞中讲到:兴宁为中国美术做了很多贡献,至今仍具有影响力。兴宁从版画之乡发展为美术之乡、文化之乡,这种变化是兴宁文化艺术贡献越来越大的体现;以目前所取得的成绩来看,兴宁以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非常值得期待。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文联原二级巡视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原专职副主席王永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文联原二级巡视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原专职副主席王永在致辞中首先传达了广东省美协主席林蓝对本次展览的祝贺,然后高度肯定了肇庆、兴宁两地的艺术交流,认为广东各地区间应加大艺术交流,这样有利于促进广东美术生态平衡。

参展画家代表、广东画院画家、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思东致辞

参展画家代表、广东画院画家、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思东在致辞中感谢主办方筹办了此次活动,以展览的方式对这一时期的兴宁美术进行梳理展示。

为感谢肇庆美术馆对此次展览的大力支持,何俊华、陈远思、肖希正、薛建庆、李跃飞、陈其伟、李苑、罗启垣、刁志坚、廖红球、张思源、彭伟明、郑杰、张耿平、黄兵、宋国文、曾文、罗渊、陈牧源、朱建安、杨颂阳(排名不分先后)共21位画家分别将各自的一幅代表作捐赠给肇庆美术馆收藏。

肇庆学院党委书记谢冠华代表肇庆美术馆接收捐赠艺术家代表何俊华捐赠的馆藏作品

肇庆学院党委书记谢冠华为捐赠艺术家罗渊、何俊华、薛建庆、陈其伟、李苑、李跃飞(从左至右)颁发收藏证书

肇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思辉代表肇庆美术馆接收捐赠艺术家代表陈远思捐赠的馆藏作品

肇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思辉为捐赠艺术家彭伟明、张思源、刁志坚、陈远思廖红球、罗启垣、郑杰(从左至右)颁发收藏证书

广东省政协委员、肇庆学院原党委书记曾桓松代表肇庆美术馆接收捐赠艺术家代表肖希正捐赠的馆藏作品

广东省政协委员、肇庆学院原党委书记曾桓松为捐赠艺术家曾文、黄兵、宋国文、肖希正、张耿平(从左至右)颁发收藏证书

兴宁地处粤东北,是著名的文化之乡、美术之乡,在20世纪30年代的新兴版画运动中涌现了罗清桢、陈铁耕、陈卓坤、罗映球、荒烟等一批优秀的版画先驱,使兴宁成为“中国南方版画之乡”。得益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一直以来的崇文重教,时至今日兴宁的美术事业依然蓬勃发展,人才辈出,佳作频现,这一现象被广东省及全国美术界和新闻界赞誉为“兴宁现象”而引起巨大反响。此次展览展出的正是出生于1950年至1960年期间的30多位兴宁籍画家的作品。他们承前启后,继承和弘扬前辈们的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他们的成就并不局限于版画,而是在国画、水彩、油画、雕塑、设计等各艺术领域均有涉猎,有的已成为广东美术界的中坚力量,他们造就了兴宁美术的又一高峰。展出的200多件作品兼具时代精神与乡土情怀,展示了当下兴宁美术的新气象、新面貌,这是对兴宁文化艺术精神的传承,也为观者了解兴宁美术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为加深对兴宁“560”艺术群体的了解,增进肇庆、兴宁两地艺术交流,主办方在展览开幕式后举办了兴宁市“560”美术家作品邀请展的学术研讨会。在研讨会中,本次展览策展人陈其伟发声鼓励艺术家们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广东省作家协会原主席廖红球、梅州市美协原副主席肖希正、广东画院画家崔跃都认为外部扶持对艺术家的发展很重要,希望政府、美协对艺术家给予更多的帮助扶持,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平台;梅州市美协主席、嘉应学院林风眠美术学院院长张志祥与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副主席莫肇生共同提到了肇庆与梅州兴宁有很深的渊源,希望两地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增进艺术交流,促进两地美术繁荣。广州美术学院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吴卫光指出兴宁在版画艺术传承中不仅有红色基因,还有很好的艺术基因,希望能将之发扬光大。广东画院画家、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思东希望能在展览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兴宁美术的发展史。兴宁市美协主席谢景文认为兴宁人才辈出,并不局限于美术领域,这得益于客家人的崇文重教,艺术前辈们对艺术的纯粹追求,以及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对他们这些后辈影响很大。

展览从8月28日展至9月16日。